廉洁文化
清风传家 | 于漪:教得顶好就是教做人
来源: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  作者:管理员      时间:2021/01/05 08:50:20

编者按:家庭,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,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。家风,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,也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家风好,就能家道兴盛、和顺美满;家风差,难免殃及子孙、贻害社会。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,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,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,注重家庭、注重家教、注重家风。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编著的党员干部家风建设读本《清风传家》《严以治家》(一套2册),已由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,全国公开发行。读本深入采访了25位党的十九大以来获得国家级荣誉的英模党员,首次集中挖掘他们在家风建设方面的感人事迹;同时,对近年来查处的违纪违法领导干部家风问题进行深刻剖析,揭示领导干部自身不正、治家不严给事业和家庭带来的巨大伤害。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推出“清风传家”系列报道,摘取读本中的家风故事进行刊发,敬请关注。

人物简介:

于漪,女,汉族,1929年2月出生,江苏镇江人,中共党员,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。1951年7月复旦大学教育系毕业后,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,全国首批特级教师,先后荣获“上海市劳动模范”“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”“全国先进工作者”“全国三八红旗手”“全国教书育人楷模”等荣誉称号。2018年12月,获得“改革先锋”荣誉称号。2019年9月,获得“人民教育家”“最美奋斗者”等荣誉称号。

   1982年,于漪夫妇与儿子儿媳一起读书,教师的严谨、细致等职业素养,早已在于漪的言传身教中,积淀为家人的行为习惯。

“教得顶好就是教做人。”于漪在教学中始终强调,既“教书”又“育人”,“教书”是手段,是过程,“育人”才是根本目的。因此,她不仅注重讲好每堂课,传授知识给学生,还坚持开展美育、体育、劳育,即使在最困难的时期,都不忘带学生们看画展,让学生获得美的启迪。

于漪对自己的孩子从不以分数论长短,而是更加注重培养他们严谨细致的行为习惯。1987年应出版社约稿,于漪将三年初中作文教学指导与讲评整理成册、付印出版。写这本书时,于漪下笔成文、一遍写成。当时,为了加快进程,于漪让黄肃帮着抄写引用到的学生作文,并提了一个要求:抄写时一笔下去不要出错。这个要求看似简单,真正做到并不易。刚开始,黄肃总会出点小错,但坚持下去就越抄越严谨。“在母亲出版这部书的过程中,我也成了受益者。”黄肃感慨道,“这个习惯的养成,对我以后的工作也有很大帮助。”

黄音读小学时,同龄的孩子都报辅导班,预先学拼音、学算术。于漪却坚持让她有个欢乐的童年,什么都没让她学。“零基础”入学后,黄音反而养成了上课专心听讲、课后作业独立完成的习惯。之后的读书学习中,于漪也未对黄音进行具体指导,而是引导她从记好每一堂课的笔记、写好每一篇作文做起,养成思考成熟再下笔、减少改动的严谨习惯。得益于此,黄音读书期间,家里人虽从不辅导、检查作业,她却一直保持良好的学习成绩。

与人为善也是于漪一家传承不息的品格。“母亲告诉我们,做人最最重要,第一要心地善良,心底无私;第二要勤劳,要严以律己,宽厚待人。自己吃点亏、吃点苦没有什么了不起,只要力所能及都要帮助别人。”于漪总说,母亲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,但她身上传统的中华美德却深深影响着自己。

多年来,于漪与周围的街坊邻居和睦团结、亲如一家,别人家有什么困难,她总是主动帮忙。从复旦大学宿舍楼到打虎山路小区,再到黄兴公寓,多次搬家后,老邻居成为常走动的“亲戚”;新小区的街坊邻居,也很快相处得如同一家人。儿媳史玲玲说:“以前我们家住在复旦宿舍,妈妈每次到外地出差总叮嘱我,一定不要忘记打扫门口的公共走廊,她说这是我们的责任。”

2019年,于漪到北京接受表彰,其间身体抱恙,工作人员对于漪悉心照料。离京前,于漪特意要了他们的地址。尽管回沪后就住进了医院,写字极为不便,但她仍坚持着一一写信向北京的工作人员表示了感谢。

《清风传家》《严以治家》(一套2册),由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,全国公开发行。读本已入选中央宣传部“2020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”。

上一条:品味红色经典|大浪淘沙始到金
下一条:《朗读者》"一平方米"特别节目:公众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广阔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