党史党音 (第一期)|听同学讲述毛主席与读书的故事

作者: 时间:2021-05-14 点击数:

重温党史明初心,砥砺前行新时代

学习党史,使我们能认清国情,把准方向继续向前;能认清历史,认识到新中国的来之不易;能真正做到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,继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斗。

 

毛泽东曾说:“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”、“饭可以一日不吃,觉可以一日不睡,书不可一日不读”。毛泽东是个终身与书为伴的人,他热爱学习热爱读书无人能比。毛泽东不仅是位伟人,还是个奇人。就读书而言,很难有人与他相比拟,据党史专家不完全统计,一生读书在9万册以上。毛主席读书,早已成为了一种习惯,一种享受。从少年到年老,毛主席与读书之间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,今天,图书馆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听听毛主席与读书的故事。

本期故事讲述人:魏诗雅

 

01三湾夜读

 

“红旗飘飘进三湾,九陇山沟闹革命”。1927年9月29日,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来到永新县境内三湾村,在这里进行了著名的“三湾改编”。

那天深夜,毛泽东来到借住的三湾村“协盛和”杂货店,他将床铺搭在简陋的柜台上,正备躺下睡觉时,顺着微弱的灯光,偶然瞥见货架柜顶上放着一摞落满灰尘的书。爱看书的嗜好,使他将之取了下来。原来这是一套线装本的《三国演义》。顿时,毛泽东眼睛一亮,睡意全无。在这样一个穷乡僻壤、文化落后的山村,当时能看到这样一部名著是多么不容易。他如获至宝,忘记了一天行军的疲劳,当晚便在昏暗的光线下读了起来。第二天一早便向店主借阅。

毛泽东白天要找当地群众和部队指战员谈心,晚上还要开会讨论工农革命军的改编等一系列重大问题。但他仍然抓紧睡觉之前的空余时间来读书。就这样,这套《三国演义》伴随着他度过了在三湾的4个昼夜。

 

故事来源:国际在线-《毛泽东在井冈山鲜为人知的往事》

作者:夏为民谢启恩曾泳峰

http://news.cri.cn/gb/9223/2006/03/09/1266@938817.htm

 

 

02“几十里山路,换来棠佳阁的藏书,真是太值了”

毛泽东年幼时酷爱读书,14岁的时候,他已经把家乡韶山能借到的书都读过了。一天,毛泽东正在地里干活,有个过路人来找水喝,随口说棠佳阁的藏书很多。毛泽东一听,忙问棠佳阁有多远。

过路人说:“远着哪!要走30里山路,山林中有野兽伤人,你可别一个人走山路呀!”

然而,第二天清晨,雄鸡初啼,毛泽东就起床出了村。爬上高坡,越过山岗,向湘乡县棠佳阁的方向奔去。

中午时分,他来到棠佳阁,棠佳阁的主人见毛泽东大汗淋漓,气喘吁吁,很是奇怪,一问才知是远道前来借书的。主人深为感动,立即把《盛世危言》和《新民丛报》借给毛泽东。《新民丛报》上载有梁启超的文章,倡导欧美民主思想;《盛世危言》提出中国富强之道是改革政治、发展工业、提高文化水平等,这使毛泽东开始接触到新的思想。

读完这些书,毛泽东又去借新书。几年中,他几乎读完了棠佳阁的全部藏书。主人钦佩地说:“你真是个了不起的人!我一生读了这么多典籍,你却只用几年。你这几年顶得上我几十年的工夫啊!只是路途遥远,实在辛苦。”毛泽东说道:“几十里山路,换来棠佳阁的藏书,真是太值了。”

毛泽东的一生读书未断,甚至在战争年代,乃至极其艰苦的长征岁月里,都没有过间断。

在中央苏区时,萧劲光收集到《战役问题》《战斗条令》两本书,几次轻装,都没有舍得丢掉,一直背到延安。一次,贺子珍到萧劲光家串门,看到萧劲光保存着几本军事书籍,回去告诉了毛泽东。第二天,毛泽东就踱着方步,走到萧劲光的窑洞,神秘地说,“听说你这里藏了‘宝贝’,给我看看怎么样?”当萧劲光知道毛泽东要借那两本书,有点不情愿。毛泽东说:“借去看看,一定还你”。萧劲光晚年回忆此事,风趣地说,当时实在小气,感到好笑。

故事来源:人民网-文化频道

《开国元勋的寻书故事:毛泽东曾走30里山路借书》

http://culture.people.com.cn/n/2014/1103/c22219-25965261.html

 

 

上面两则是毛主席在其一生中的两件小事,而小故事见初心。“最是书香能致远,腹有诗书气自华”。伟人尚且如此热爱读书,我们怎能蹉跎岁月。没有坚强的品质,我们就不能攀登人生的高峰,更无从谈起树立正确而远大的人生观,世界观,价值观。作为新时代的青年,让我们从己做起,从读一本书做起。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、共同繁荣发展的光荣事业,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以自己微小的力量积沙成塔,集腋成裘。

在小故事中寻找老一辈革命家的初心,以小见大,促使我们了解党史。阅读小故事,相信你收获的是对初心深刻的感悟、对理想信念的坚守、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执着。

Copyright© 2019 yy9728太阳集团检测官网|地址: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红岭路459号 邮编:6101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