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凿井为饮,耕田为食。”在我国浩瀚的农业历史中,种类繁多的农具不仅耕耘着肥沃辽阔的土地,也代代相承着“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”等朴实价值观。
犁铧:一犁新雨破春耕
每年万物复苏之时,旷野蓄势待发,充满新生的喜悦和希望。此时,翻舞的犁铧也就拉开了春耕的序幕。
《易经·系辞下》提到“神农氏作,斫木为耜,揉木为耒;耒耜之利,以教天下”,意思是神农带着众生耕织,教育天下。唐代《耒耜经》是我国著名的古农具专志,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唐代曲辕犁记述得最准确、最详细。
曲辕犁的犁壁竖于犁铧之上,两者不成连续曲面,既便于碎土,又便于形成窜垡,能适应多种土壤和不同田块的耕作要求,既提高耕作效率又提高耕地质量。因其具有的精巧设计、精湛技术、美学规律,现在一些地区还在使用。
春耕之时,需要一场透雨,这样翻土才深,也最省力。每年春天,父辈们轻轻敲碎犁铧边缘凝结的泥土,仔细擦拭表面堆积的灰尘,唤醒歇了一冬的农具。犁地时,孩子们也常跟在后面,嚷着要扶犁,但往往因为力气不足而不能深耕入土,只能划出一条弯浅的沟儿。此时,父辈们会教导子女说:只有用力按住扶手、深翻土壤,庄稼出苗才齐整,收成也才会更好。
农人做庄稼活儿使不得一点儿假劲,工人制产品也偷不得一点儿懒。其实,无论做任何事情,都需要如绣花一样,功夫越细越到家,这也应了老妇劝说李白的那句话:“只要功夫深,铁杵磨成针”。
农人扶犁、子女跟学的场景留在无数人的记忆中,也留住了“人勤春早、父行子效”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。当犁铧深深耕入土地的那一刻,“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”的朴素价值观也被一代代传承。
人勤春早功不负,犁铧入土勇争先。同样,人生台阶的每次跨越也不是等来的,必须要像犁铧一样破坚摧刚,将田野的希望化为累累硕果。
扁担:一竹至柔负至坚
“小小扁担染书香,祖先交到我手上,横是宝盖头,竖成单人旁,一举千斤重,一敲响当当……”稚嫩童声里的优美旋律,唱出了窄窄扁担的厚重和担当。
扁担,多用毛竹削制而成,长短各异,一般长约160厘米,两端较窄,中间较宽,是挑抬物品的农具。
说来中国字也是神奇,一个人的肩上担着一个扁担,就成了“大”字——肩担重担,人就变大了。朱熹在《经筵讲义》讲道:“须是认得个仁又将身体验之,方真个知得这担子重,真得是难。”这里的“担子”,就是用扁担挑东西,喻指担负责任。
上小学时,最先学到的也是扁担。那就是家喻户晓的“朱德的扁担”。
1928年4月,朱德、陈毅率领湘南起义的队伍来到井冈山,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胜利会师。在那段艰苦的日子里,朱德经常亲自带领战士们下山挑粮。来回几十里山路,峰险路陡,坎坎坷坷,曲曲弯弯,十分难走。井冈山军民没有被困难吓倒,运粮队伍不辞艰难往返这条洒满血汗的山路,谱写了官兵一致患难与共的动人乐章。山道上响起一阵阵歌声:“同志哥,扁担闪闪亮,朱军长带头挑粮上井冈;井冈兵强马又壮,粮食充足装满仓……”朱德的扁担上,闪烁的是对革命忠贞不渝的信念,以及与人民群众鱼水相依的初心。
“天下之至柔,驰骋天下之至坚。”有责任,方能放开手脚,奋发有为;有担当,方能挑起重担,大有作为。
鸡公车:一轮直道是身谋
“嘎吱,嘎吱……”鸡公车转动着历史车轮,形单影只力跋于羊肠小道,载动着丰富生活。
鸡公车是一种人力手推独轮车,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承担了农村主要运输任务,据说在三国时期就已有之。其之得名,大概因为形状貌似鸡公:一只硕大轮子高高耸起,像昂扬的鸡冠;两翼是结实木架,堆放货物;后面两只木柄,被推车人提起置于胯旁,自然像张扬的鸡尾了。
想要推动鸡公车并非易事,需要手与肩膀辅佐配合,以保持平衡。于是,人们总结出了驾驶鸡公车的要领:把稳方向,不偏不倚,直道向前。
包拯在《书端州郡斋壁》中写道:“清心为治本,直道是身谋。秀干终成栋,精钢不作钩”。这里的“直道是身谋”,就寓意着人只有思想端正、品行刚直,才能安身立命。
“立朝刚毅,贵戚宦官为之敛手,闻者皆惮之。”历史长河中,包拯一直是刚毅正直的化身。他在开封府任职时,发现负责办理文书的官吏,利用手中职权敲诈勒索、暗中作弊,于是褫夺了他们大部分权力,并改变了告状人不能直接递交诉状的规定,让老百姓得以表达诉求。
包拯之所以能万古流芳,根源就在于其心清行端。这和驾驶鸡公车的要领有异曲同工之妙——专注于独轮平衡,用“清心为治本,直道是身谋”到达目的地。如果悟透了驾驶鸡公车的要领,也就学会了做人做事的道理。
随着时代进步,鸡公车也退出历史舞台,成为农村运输的“古董”。如今在很多地方,鸡公车已化身为传播农耕文化、体验农耕乐趣的工具,让大家既能感受古人创造传统农具的智慧,也可以悟到只有把稳方向、直道而行、不走歪门邪道,人生才不会行差踏错的道理。(彭季轩)